費用昂貴 澳洲吸引留學生優(yōu)勢漸喪失
導語:心中懷有留澳夢的學生仍舊很多,但學費和物價的上漲,已使澳大利亞成為全世界就學費用最貴國之一。
2008年澳將有1/10學生繳納全部學費
去年以來,澳大利亞聯(lián)邦政府改革了高教收費政策,在繼續(xù)推行高等教育貸款制度的同時,允許大學根據(jù)各自情況自主決定學費浮動,最高上浮幅度可達25%。到2008年,澳大利亞高校將有1/10的學生需要繳納全部學費。高等教育貸款制度系統(tǒng)最初的設計者布盧斯估計,未來5年內(nèi),付全費上學的大學生人數(shù)將提高5倍。學費和物價的上漲已使澳大利亞成為全世界就學費用最貴國之一。
根據(jù)澳大利亞有關媒體報道,今年澳大利亞10.9萬全費學生開始了他們的自費學習,澳大利亞高教學費收入將使各大學的純收入達到1.12億澳元。但是,最新的數(shù)字卻顯示,在提高學費的大學和堅持不提高學費的大學之間,辦學經(jīng)費差距不斷擴大,這將使那些沒有提高學費的學校重新考慮他們的做法。
澳高校4年內(nèi)將額外收入8.39億澳元
按照澳大利亞聯(lián)邦政府的計劃,從今年起,聯(lián)邦政府規(guī)定各大學可以上浮學費25%,并且可以自主支配由此帶來的收入。澳大利亞聯(lián)邦教育部最新的數(shù)字顯示,按照目前的估計,約27.3萬全日制學生到2008年要付出較高的學費,高等學校在未來4年內(nèi)將額外收入8.39億澳元。這個數(shù)字似乎還將提高,因為別的大學也將提高學費標準。
今年,悉尼大學將從8657名付出較高學費的學生身上獲得額外學費收入980萬澳元。2008年,悉尼大學將會因為提高學費而多獲得2460萬澳元的年純收入。悉尼大學、莫納什大學、墨爾本大學、昆士蘭大學和昆士蘭科技大學的多數(shù)學生都將開始交付更高的學費。目前,澳大利亞已經(jīng)有6所大學把學費標準提高了25%。
作為預算的一部分,幾所提高學費標準的大學將獲得更多收入。例如,哥瑞非斯大學和拉初巴大學今年各自獲得了610萬澳元的額外學費收入,計劃到2008年達到1500萬澳元。
墨爾本理工大學和悉尼科技大學今年將多收入560萬澳元,紐卡所和南澳大學將多收入500萬澳元。維多利亞州全州的大學各個學位都提高了學費標準,今年將獲得額外學費收入3780萬澳元,為全國最多。
2008年,維多利亞州的額外學費將增加939萬澳元。
昆士蘭州的學費額度在澳大利亞排名第二,盡管它的兩所大學?D?D中央昆士蘭大學和詹姆斯?庫克大學的學費沒有調(diào)整。
澳大利亞教育、科學和培訓部部長納爾遜說,每一塊錢都應該用在學生的教育上,用在師資雇傭上,用在建立更好的教學設施和提供質(zhì)量更好的教育上。
澳進入大學費用最昂貴的國家行列
學費和物價的上漲使澳大利亞已經(jīng)進入了全世界大學費用最昂貴的國家行列。最近,美國和加拿大高等教育政策研究機構的一項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按照承受能力水平對15國進行的高等教育體系學費水平排行中,澳大利亞名列第十二,僅在美國之上。澳大利亞的學生每年需要1.5萬澳元才能夠滿足學習和生活的基本需要。
在高等教育體系學費水平排行中,加拿大排名第十一,美國排名第十三。澳大利亞的排名比較靠后是因為相對較高的學生資助和較高的國民收入抵消了部分負擔。澳大利亞政府給予每個學生的助學金平均抵消了1858澳元的就學費用。
荷蘭全面實行助學金,所有學生都得到了政府平均5361澳元的資助。美國政府負擔了學生平均5437澳元的學費支出,但是最高的助學金給予了來自貧困家庭的學生。
澳大利亞的高等教育研究專家普遍認為,這個調(diào)查“扎實而透明”。他們說:“由于學費上漲和全費學生數(shù)量的增加,盡管有政府學費貸款和設定最高學費門檻的正面影響,2005年澳大利亞大學學費方面的世界排名似乎還是在變得更加糟糕!
美國和加拿大的這項可承受性調(diào)查項目的指標有:教育費用、生活消費、純消費、政府助學金的規(guī)模和金額大小、減稅和貸款標準。澳洲-值得去嗎?
這個研究也公布了澳大利亞學生的“毛”開支,例如輔導導師費、書本費和其他輔助學習材料費用,總共5170澳元。調(diào)查中,這項開支最高的是美國,在美國學習每年需要花費12972澳元。日本緊跟其后,每年需要花費11140澳元。而學生在芬蘭學習最“便宜”,每年僅需要花費367澳元學費。
此外,澳大利亞生活費用的昂貴程度名列第三。學生在澳大利亞生活每年至少需要9077澳元生活費,英國是11618澳元,新西蘭是10193澳元。比利時最便宜,僅5598澳元。
由于學費和生活費用的持續(xù)增長,澳大利亞等英語國家吸引留學生的優(yōu)勢也在逐漸喪失。澳大利亞2003年海外留學生數(shù)量最高漲幅曾經(jīng)達到13%,但是去年開始逐漸緩慢下滑。與此同時,到法國、德國等歐洲國家和中國留學的海外學生數(shù)量持續(xù)增長。美、加高等教育政策研究機構的資料顯示,近年來到中國學習的學生增長了42%,去年到德國學習的學生增長了8.4%。
本站如有轉(zhuǎn)載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權問題,敬請來信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多謝合作!
中國鞋網(wǎng)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chǎn)權。如發(fā)現(xiàn)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第一時間與我們聯(lián)系,謝謝!也歡迎各企業(yè)投稿,投稿請Email至:8888888888@qq.com
我要評論:(已有0條評論,共0人參與)
你好,請你先登錄或者注冊!!!
登錄
注冊
匿名
推薦新聞
熱門鞋業(yè)專區(qū)
品牌要聞
- 奧康舒適無定式,陳偉霆推薦的雙11好物清單來了
- 城市守護計劃:奧康,用溫暖點亮城市之光
- 奧康步步為盈,陳偉霆化身都市行者
- 奧康國際:堅守匠心追求“匠新” 3.0系列拿捏多種穿著場景
- CELINE 推出 Huntington 運動鞋
- 被N多明星種草的意爾康板鞋,看看你和誰撞款了?
品牌推薦
熱度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