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零售也都不賺錢了,中國公司別抄錯了作業(yè)
后疫情時期,零售業(yè)面臨的問題,比想象的復雜。
全球最大的零售商,沃爾瑪最近一期的季報有點出乎市場的預料。
銷售額上漲了,但不多,2.4%。但利潤的下滑卻很顯著,24.8%。
本來大家預期在后疫情時代,也就是疫情引起的封城堵路現(xiàn)象逐漸消退,人們的消費逐漸恢復正常的階段,零售業(yè)應該有一個明顯的正向反應,但沒想到,事實情況是這樣的。
沃爾瑪?shù)墓蓛r也因此在一個星期里跌掉了20%,大概合人民幣5500億左右。有的人因此發(fā)出評論,說沃爾瑪老了——此前,沃爾瑪還嘗試銷售運動產品。
但問題肯定不止于此。也就是沃爾瑪發(fā)出信號的兩天后,全球第二大零售商(只計線下部分的話)塔吉特也發(fā)了季報,相對沃爾瑪,這家討人喜歡的折扣商業(yè)績更加夸張。銷售增長4%,利潤下滑51.9%。
沃爾瑪和塔吉特的年銷售額合計大約4萬億人民幣,如果他們出現(xiàn)相同的外部財務現(xiàn)象,那大概這個世界真的是出了問題。
問題在哪呢?大概有四個。
首先是通脹。
2021年美國通脹率達到7%,而今年3月已經是8.5%。這對于一個新興市場地區(qū),也算是個觸目驚心的數(shù)字,更何況是在成熟市場的美國。上次這個國家出現(xiàn)如此長時間的高通脹率還是在1980年代初的羅納德.里根時代——就是他推出了星球大戰(zhàn)計劃,對于大多數(shù)讀者來講,那可能只存在傳說之中。
為什么四十年后,高通脹會再次到來,這說起來很復雜,簡單點概括,大概是兩個主要原因。
一個是去年的厄爾尼諾和全球減碳的趨勢的沖突,也就是全球各地都在壓縮傳統(tǒng)化石能源的開采量,增加新能源開發(fā)之際,出現(xiàn)了該刮風的地方不刮風,該下雨的不下雨現(xiàn)象。然后今年年初,俄羅斯和烏克蘭再一沖突,能源價格被帶上了天。
在中國你大概只感受到的是汽車加油更貴了——其實這項費用增長還是經過有關部門稀釋了的。在美國,汽油價格平均上漲大概在60%左右,而歐洲的天然氣零售端價格早就翻倍了。
沃爾瑪和塔吉特這種大型零售公司雖然主要的業(yè)務是銷售其他公司產品,但最近這些年,自有品牌的量也不少了。由于其具有相當高的周轉率,通脹率升高很快就能體現(xiàn)在其成本之中,但是他們又不能迅速加價,把升高的成本等比率傳遞給終端消費者。
另外一個通脹表現(xiàn)是人員工資的提升。
沃爾瑪和塔吉特都算是資本和人員密集型企業(yè),塔吉特員工人數(shù)是45萬,沃爾瑪?shù)娜騿T工數(shù)更是達到了230萬人。在疫情期間,由于封城堵路這些不可抗因素,沃爾瑪和塔吉特被迫雇傭大量的臨時職位,以填充被封控在家里員工的崗位。
再附加上疫情期間基層崗位工資的升高(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這個幅度大約在50%左右)。在今年一季度,各種因素造成的基層員工成本疊加達到了峰值。
第二個原因是存貨問題。
在疫情之前,不論是零售還是制造業(yè),在信息和物流全球化的背景下,都在標榜低庫存、高周轉率。但在2020年之后,理念反轉了。由于疫情造成全球物流淤塞,保持一定量庫存的企業(yè)反而可以持續(xù)向市場提供產品,并以此獲得更高的利潤和市場占有率。
所以在2021年各個產業(yè)鏈的諸多節(jié)點都經歷了一個補庫存的過程。不過在疫情后期,這個補庫存趨勢對于個體企業(yè)卻形成了薩繆爾森所說的那種“合成謬誤”——也就是大家都去做一件有利可圖的事,但到最后,這件事卻讓所有人的利益受損。
在現(xiàn)實零售商層面的體現(xiàn)就是,因為所有的零售企業(yè)都進行了補庫存,所以大家又回到原先的起跑線上,利潤率和市占率并沒有增加,但庫存增加導致的成本上升卻出現(xiàn)了。
第三個利潤降低的原因在于物流逼仄。
其實物流成本升高是前兩個問題的綜合體現(xiàn)——疫情造成了裝卸貨物效率變低,在這種情況下,汽油成本和卡車司機工資卻提高了。
在2021年,單單沃爾瑪就多雇傭了4500名卡車司機,使他的卡車司機員工總是達到1萬2千。在這個基礎上,卡車司機的平均薪水也從8.75萬美元增加到9.5-11萬美元。
還有一個原因,是更高智商的——無論是沃爾瑪還是塔吉特,他們對終端消費趨勢的判斷似乎總是會有滯后。在疫情發(fā)展的不同階段,消費終端的變化也會呈現(xiàn)更加夸張的狀態(tài)——所以在疫情發(fā)展的不同階段,零售商的預期滯后也就更加明顯。
在2021年后期,美國站在前排的零售商都對自己的主力推薦商品進行了調整。比如他們預測可以自由出門和更多參加戶外活動之后,人們對戶外用品,和相關體育裝備服鞋的需求會有一定幅度的增加,但最近相關公司管理層仍然發(fā)現(xiàn),這種調整幅度還是不夠。人們采購體育運動相關產品的熱情比預期的要高很多。
這種增量來自于消費者的兩種心態(tài)。
一個是標記效應。也就是人們在被允許從室內走出來后,會有種心態(tài)——生活重新開始了,要給這種重啟做一種標記,扔掉疫情前穿的運動服鞋則成了最常用的手段之一。而且由于疫情期間運動量總體減少,的確很多人也胖了不少,原先的運動服不再適合了,人們要重新開始減肥。
另外一種則是在居家期間,人們把更多的時間花在看視頻上。更多新奇的運動方式引起了大家的興趣,在疫情之后正好可以試試身手。
在2021年全美運動鞋服銷量上升了三成半,而這一趨勢在2022年很可能會得以持續(xù)。沃爾瑪剛剛推出的自有運動品牌 Love & Sports 應該算是對自身遲滯反應的一種補救。但明顯還不夠。
在疫情防控方面,中國在2020到2021年可以說都是領先美國的,但在2022年疫情的反復卻讓兩個經濟體的零售業(yè)走上不同的方向。但終歸來看,在不久的將來,中國和美國的社會消費情況會走上同一條路。不和美國人犯同樣的毛病,也許是后疫情時代內地的零售商們要注意的。
- 奧康舒適無定式,陳偉霆推薦的雙11好物清單來了
- 城市守護計劃:奧康,用溫暖點亮城市之光
- 奧康步步為盈,陳偉霆化身都市行者
- 奧康國際:堅守匠心追求“匠新” 3.0系列拿捏多種穿著場景
- CELINE 推出 Huntington 運動鞋
- 被N多明星種草的意爾康板鞋,看看你和誰撞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