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踏冠軍龍服無新意 天價贊助費或打水漂
【中國鞋網-品牌觀察】短短17天的倫敦奧運會已經畫上了句號。賽場上,各國運動員奮勇爭奪金牌;賽場外,眾多企業(yè)挖空心思進行奧運營銷。
縱觀這些企業(yè)花大筆錢參與奧運營銷,有些企業(yè)做得比較成功,而也有一些些企業(yè)效果不佳,其中則成為失敗案例中的“典范”。
失敗案例:安踏6億天價贊助打水漂
在中國軍團中,安踏是出資最多的,多達6億元。但是在奧運期間,其營銷力度卻被認為乏善可陳。甚至有業(yè)內人士表示,其6億元的天價贊助很可能打了水漂。
據(jù)了解,安踏除提供“冠軍龍服”外,安踏還提供了中國代表團除正式禮儀服和競賽服以外的所有服裝,包括運動外套、運動短T恤、運動褲、運動鞋等,并以“榮耀時刻”為主題,在CCTV-5不停地播出“冠軍龍服”的滾動廣告。
雖然安踏并沒有具體公布贊助奧運會的具體金額,但是業(yè)內人士普遍估計安踏贊助中國奧委會的金額高達6億元。這還不算賽場之外的營銷活動。據(jù)安踏披露的財報預計,2012年其奧運廣告及宣傳費率將升至14%。按2011年營業(yè)額89億元計算,這筆體育營銷費用將超12億元。相比較其他競爭對手而言,這簡直就是天價贊助。
多數(shù)業(yè)內人士對安踏的天價贊助并不看好。“安踏6億元幾乎是打了水漂。首先,毫無新意的贊助,只是因為大家都在贊助,所以這場戰(zhàn)役不得不打。其次,常規(guī)的線上線下活動配合,從廣告公關媒介傳播的角度來講,算中規(guī)中矩,新意不多。但是你做的大家都在做,這樣做反而等于沒有做。”許雁容認為,企業(yè)如果只把贊助奧運當成一個在國際舞臺表現(xiàn)的機會,缺乏通盤考慮是無法得到理想回報的。
對于安踏更多的詬病是其在奧運期間毫無新意的營銷策劃。“安踏就是一直強調中國領獎服,但是安踏的品牌精神和奧運精神沒有產生共鳴和有效傳達給消費者。安踏只是一遍遍說龍服,但是龍服對消費者意味著什么呢?永不止步才是你的理念,如何借助奧運會與消費者溝通,將安踏品牌價值和精神植入消費者內心,才是根本性的東西。”北京關鍵之道體育咨詢有限公司CEO張慶認為。
眾所周知,贊助體育賽事有時候就像押寶,押對了大賺一筆,押錯了很有可能血本無歸。雖然安踏贊助中國體育代表團的領獎服,每次獲得金牌的運動員都要穿上安踏的龍服上臺領獎,但是其時間有些短暫,難以形成深刻印象。
反而讓贊助奪得金牌的體育項目的競爭對手搶奪了風頭。比如和361度。李寧一直堅持“金牌隊策略”不變,據(jù)統(tǒng)計,李寧贊助的5支隊伍共奪得了21塊金牌,占中國隊金牌總數(shù)的一半以上。(中國鞋網-最權威最專業(yè)的鞋業(yè)資訊中心)
- 奧康舒適無定式,陳偉霆推薦的雙11好物清單來了
- 城市守護計劃:奧康,用溫暖點亮城市之光
- 奧康步步為盈,陳偉霆化身都市行者
- 奧康國際:堅守匠心追求“匠新” 3.0系列拿捏多種穿著場景
- CELINE 推出 Huntington 運動鞋
- 被N多明星種草的意爾康板鞋,看看你和誰撞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