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鞋品牌達芙妮搶占臺灣市場
中國鞋網04月07日訊,不論是科技產品或是民生用品,臺灣廠商的生產制造能力以及品管標準,都在世界市場上得到肯定,也因此不論何種產業(yè),都有相當多品牌選擇臺灣的中小型工廠作為代工。然而,這樣的一個產業(yè)過渡期也讓臺灣許多企業(yè)逐漸發(fā)展成熟,慢慢開創(chuàng)自主品牌的道路,并走向世界。
而這些企業(yè)中,達芙妮女鞋不僅是其中佼佼者,更特別的是,它在品牌創(chuàng)立后,是先向大陸開發(fā)市場,再返銷臺灣。
創(chuàng)立于1987年的達芙妮女鞋,最初是在臺灣做鞋子OEM的一家代工廠。20世紀80年代后期,兩岸逐漸開放,1990年以自創(chuàng)的達芙妮品牌,從代工制作生產轉型做批發(fā),開始進軍大陸內銷市場,并在1996年再由批發(fā)轉型為自營店,至今已經連續(xù)12年蟬聯(lián)同類產品市場銷量第一。2006年,在大陸生根發(fā)展的達芙妮女鞋帶著成功經驗,反攻臺灣市場。
從代工、批發(fā)、內銷到自營
達芙妮集團不僅是海外進口商與知名OEM客戶的主要女鞋供貨商,不論外銷或內銷,都有優(yōu)異的成績。目前,達芙妮已經發(fā)展成為鞋業(yè)研發(fā)、生產、加工、銷售的多元化集團,商品遍布歐洲、北美洲與亞洲各地區(qū),在大陸市場更是規(guī)模驚人。
2003年起,達芙妮每年在大陸開設超過300家專賣店的擴張速度無人能及。2005年,大陸的鞋類量販店SHOEBOX鞋柜誕生,與達芙妮品牌共同提高市場占有率。達芙妮多管齊下的營銷模式成功拓展其市場規(guī)模,除了在零售網點不僅設有專賣直營店,還有大賣場的專柜以及代理,在平價、中價、中高價的鞋市場都可見到達芙妮的蹤影。
拯救虧損 搶占臺灣
不斷在危機中找方法是達芙妮成功的原因。2000年,達芙妮已經有上百家店的規(guī)模,但有六成以上是處于虧損狀態(tài),達芙妮開始重新評選設點原則,包括在二級的省會城市設點。重整銷售網點之后,設店腳步加快,達芙妮以POS系統(tǒng)加強信息管理能力,2004年開始積極規(guī)劃的物流中心,讓達芙妮的營銷系統(tǒng)更加健全,也讓補貨速度加快。深耕直營店模式的達芙妮,補貨速度相當驚人,可以做到今天賣掉的鞋,在24小時內就補齊。在配送能力提升后,達芙妮也將店鋪形象區(qū)分為達芙妮D18青春店以及達芙妮D28經典店,讓品牌定位更加明確。
2006年,達芙妮帶著多年經驗回到臺灣開設店鋪,在優(yōu)異產品質量外,也以明星代言、贊助藝人演唱會活動的方式迅速拓展品牌知名度。2008年,達芙妮集團再與國際知名品牌SOFFT、BORN、AREZZO以及運動品牌NIKE合作,拓展大陸的銷售與服務,將觸角延伸往不同層面的消費層,更擴大集團的事業(yè)版圖規(guī)模。
服務至上打造品牌形象
達芙妮將品牌的價值從大陸第一提升成為世界第一的方法,是從品牌精神著手。運用希臘女神達芙妮與阿波羅的愛情神話故事,建立“愛情、編織、月桂冠”串聯(lián)女性消費者,也以此作為梗概,延伸出品牌的形象與附加價值,包括店鋪的空間、廣告文案、品牌識別系統(tǒng)等細節(jié)。
除了品牌精神之外,顧客至上的服務態(tài)度也是達芙妮擄獲消費者的重要關鍵。在達芙妮切入大陸內銷市場初期,曾經有一位在東北的顧客在購買達芙妮的短靴后發(fā)現不太合腳,顧客注明原因并將鞋子寄回達芙妮工廠后,客服同仁主動與顧客聯(lián)系,并依顧客需求重新修改鞋子后再寄回。這份主動的貼心,讓顧客將這件事情告訴媒體,引起了熱烈的討論,這讓達芙妮重視顧客需求與互動的良好企業(yè)形象深植人心。
目前在大陸超過2000家專賣店與專柜銷售網點的達芙妮,在內銷、外銷市場都持續(xù)穩(wěn)定經營,在獲利穩(wěn)定之后,達芙妮開始長期投入公益慈善活動,以回饋社會的方式履行企業(yè)責任。
![](http://m.wvsf.cn/upload/201403/25/12.jpg)
- 奧康舒適無定式,陳偉霆推薦的雙11好物清單來了
- 城市守護計劃:奧康,用溫暖點亮城市之光
- 奧康步步為盈,陳偉霆化身都市行者
- 奧康國際:堅守匠心追求“匠新” 3.0系列拿捏多種穿著場景
- CELINE 推出 Huntington 運動鞋
- 被N多明星種草的意爾康板鞋,看看你和誰撞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