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民營品牌鞋正悄然上位
中國鞋網10月10日訊,9月29日,國內運動品牌匹克(01968.HK)在香港上市。這也是繼中國動向、李寧、安踏、特步和361°之后,登陸香港資本市場的第6家國內運動企業(yè)。
相比已披露的國際體育用品品牌業(yè)績下滑的狀況,國產民營品牌顯然正悄然上位,體育用品行業(yè)已現“洋退民進”趨勢。匹克首席執(zhí)行官兼執(zhí)行董事許志華更是坦言,在未來幾年內,中國運動品牌將進入世界前五名。
國際化戰(zhàn)略
以4.1港元發(fā)行價計算,匹克的IPO將募資17億港元,高于此前預估的15億港元。不計超額配股權,匹克上市后總股本為20.98億股,公司總市值86億港元,許景南家族共持有匹克約61%股權,以此計算,許氏家族身家逾52億港元。
“此次上市幫助匹克獲得了一個更高的平臺,也標志著匹克初步完成了資本國際化,下一步公司會繼續(xù)推進人才國際化和研發(fā)國際化!痹S志華在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強調,走國際化路線是匹克一直堅持的理念,前面的品牌國際化正是為今天的上市鋪墊,從而逐步實現品牌國際化、資本國際化、人才國際化、研發(fā)國際化,最終實現市場國際化。
許志華在隨后舉行的媒體交流會中進一步解釋了公司國際化策略的初衷:“2004年的時候,福建47個運動品牌都在央視5套投廣告,同質化的策略和激烈競爭使匹克不得不思考差異化的突圍方式。”
許志華表示,匹克的差異化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走專業(yè)化路線,堅持用體育運動員做品牌背書,以專業(yè)品牌形象帶動大眾休閑市場;二是推進品牌國際化,在國內品牌中率先贊助國際籃球賽事、用國際籃球明星代言。
“未來匹克計劃聘請國際人才開拓國外市場,并計劃分別在美國和意大利設立運動鞋和運動服裝的研發(fā)中心。根據規(guī)劃,匹克上市后準備將業(yè)務擴展到網球、足球和跑步三個產品領域!痹S志華表示,匹克的策略仍將是做專業(yè)化和國際化,“我們會邀請這幾個領域全球最優(yōu)秀的運動員做品牌代言,以專業(yè)品牌形象帶動大眾休閑市場!
根據此前對媒體公布的數字,從2006年開始,匹克營業(yè)額年均增長超過80%。2008年營業(yè)額增長接近一倍達20億人民幣。目前匹克共有超過5600家專賣店。未來兩年內,公司每年將按計劃新增1000家分店,銷售網絡也會從目前的二、三線城市延伸至一線城市。
“洋退民進”
國內運動品牌陸續(xù)上市,說明其在與國際品牌的對抗中,競爭力已有了大幅提升。不僅如此,國產品牌的中期業(yè)績也令業(yè)界側目。安踏凈利潤6.08億元,同比增長40.1%。李寧凈利潤增長41.6%至4.73億元。
與此相對的是,“洋品牌”們的經營現狀卻并不樂觀。
在第一季度財報中,耐克品牌在大中華區(qū)的銷售額,鞋類產品銷售收入下降17%至2.184億美元;服飾產品銷售收入下降16%至1.681億美元;運動器械同比降16%至2900萬美元。總體收入下降16%至4.155億美元。
與國外品牌相比,國內體育品牌在今年上半年無論銷售收入還是凈利潤都出現突飛猛進的增長。據了解,李寧公司上半年收入增長32.4%至40.52億元;凈利潤增長41.6%至4.73億元。就凈利潤而言,李寧公司今年上半年首次超過了世界第二大運動用品商阿迪達斯。
面對這種“洋退民進”形勢,許志華坦言金融危機給了中國品牌最好的進步機會!拔C后消費者習慣發(fā)生很大的改變,他們要求更低的價格,而中國運動品牌恰恰具備非常明顯的性價比優(yōu)勢!痹S志華表示市場銷量在驗證這種判斷,“我們很容易觀察到,今年中國品牌銷量都在上升,國外品牌都在下降!
許志華認為中國市場運動品牌的消費剛剛開始,隨著人們生活方式的轉變,市場對體育用品的需求會快速增長,從而給這個行業(yè)帶來巨大的機會!绑w育用品在西方國家是成熟產業(yè),但在中國大陸是朝陽產業(yè)。這個產業(yè)現在正處于從春秋進入戰(zhàn)國的階段,市場正集中到少數幾個品牌手中,未來行業(yè)前7-8個品牌都會有很大的機會。我相信不出幾年中國就會出現百億銷售規(guī)模的運動品牌,進入世界前五位!
- 奧康舒適無定式,陳偉霆推薦的雙11好物清單來了
- 城市守護計劃:奧康,用溫暖點亮城市之光
- 奧康步步為盈,陳偉霆化身都市行者
- 奧康國際:堅守匠心追求“匠新” 3.0系列拿捏多種穿著場景
- CELINE 推出 Huntington 運動鞋
- 被N多明星種草的意爾康板鞋,看看你和誰撞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