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數(shù)字真經(jīng)":永遠爭第三、四年換崗
關教授是位老職場,具有強橫的職場搏殺功力。關教授工作以后官運亨通,一直坐到一局之長的高位。45歲那年,他突然跌倒,被“發(fā)配”到我所在的學院當了一名普通教師。但他迅速爬起,在五年間竟連克講師、副教授評審兩關,且當上了教研室主任。
關教授和我是半師半友。當初教研室分工,明確在業(yè)務上關教授帶我,后來因為我辭職,他這導師只做了幾個月便下了崗,我們開始做起了朋友。上周末,我和師弟去看望他,在我倆一片“導師”聲中,關教授喝多了,透露真言說,他之所以能縱橫職場,是因為后面有一套“數(shù)字真經(jīng)”作保證。以下是經(jīng)過我整理的關氏“數(shù)字真經(jīng)”。
一根筋走到底。關教授說,今天跳槽,明天辭職這種事情最好不做,很吃虧,到哪個單位都是新人。我今天成就不大,就是因為中間改行,種了二茬莊稼。假使我一直走行政當官,或者一直搞學術,成就肯定比現(xiàn)在大得多。板凳要做十年冷,有大成就的人都是“一根筋”,一門心思琢磨一件事的。所以,認準一個行業(yè)、一個職業(yè),就要一直做下去。
關鍵時刻有“二桿子”精神,要能豁得出去。評職稱要過外語關,我卻只在“文革”時期的中學里學了點日語,這點水少得可憐。但我豁得出去,評中級職稱的前一年,我每個周末都在農(nóng)業(yè)大學學日語。家里所有的家具都貼著日語詞匯,我只要抬頭,就能看到要學的東西。就這樣苦拼一年,我成功了,以超過及格線兩分的成績通過了中級職稱日語考試。
職場永遠爭“第三”。第一第二不見得是好事,出頭的椽子先爛。提拔官員,我爭取當?shù)谌蜻x人,第一第二是競爭關系,往往會因彼此爭斗而兩敗俱傷,我這第三好幾次都是直接當選。即便他們都上去了,下一個婆婆的位置,也自然是我這熬了多年的“媳婦”的。開會時我第三個發(fā)言,第一、第二個發(fā)言不知領導是什么意圖,容易出錯,待他們發(fā)言后,我便可以瞧出風向,發(fā)言絕對百發(fā)百中。
四年左右換一個崗位。在一個崗位工作,第一年是學習和汲取信息最多的時候,第二年已經(jīng)上路,第三年駕輕就熟。第四年則已經(jīng)沒有了繼續(xù)努力的激情,相反,這時在一個部門、處室呆得時間過長,再呆下去矛盾卻會越積越多。所以,這時要設法換一個崗位,即使不能提拔,平級也要挪動,以便盡量減少矛盾積累,始終保持不斷進取的工作激情。
最后,心中永遠有0.618。這是象征著美的黃金分割點,它同樣象征著心里的美與和諧。人在職場,磕磕絆絆在所難免。想當年,我一個堂堂局長,敗落到和你這小蘿卜頭坐一個辦公室,換了別人,還不窩囊死?這時我始終要自己想著黃金分割點,前面優(yōu)秀的人有,后面不如自己的更多,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和同事比不過,就和農(nóng)民工、下崗職工比。這樣一比,心態(tài)就平和了,職場拼爭就不會失去理智,身心也才會健康。身心健康是最重要的,沒有這個基礎,什么都談不上。
- 上一篇:行業(yè)切換,不妨內行變外行
- 下一篇:4招破解職場女性的“27歲定律”
- 奧康舒適無定式,陳偉霆推薦的雙11好物清單來了
- 城市守護計劃:奧康,用溫暖點亮城市之光
- 奧康步步為盈,陳偉霆化身都市行者
- 奧康國際:堅守匠心追求“匠新” 3.0系列拿捏多種穿著場景
- CELINE 推出 Huntington 運動鞋
- 被N多明星種草的意爾康板鞋,看看你和誰撞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