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深專家解析求職面試案例
畢業(yè)生們經(jīng)過初選、筆試后,進入面試階段。此時,對于面試人員,用人單位基本上已經(jīng)有意向錄用。但是,很多同學卻在這一關卡住,甚至形成了面試綜合征。下面,筆者通過幾個真實的面試案例,通過點評來看一下在面試過程中應該注意什么?
案例1:緊張的克服和自信的樹立
張同學大學求職意向首選是國際4大會計師事務所,經(jīng)過層層篩選,他如愿進入普華永道和安永華明的最后一輪面試,也就是要去見事務所的合伙人。能在數(shù)千大軍中殺到見合伙人已經(jīng)實數(shù)不易。然而,在見合伙人的時候,他特別緊張。在見普華的合伙人時,他叫錯了合伙人的名字,并且臨走時把包忘在了合伙人的辦公室里;在見安永的合伙人時,由于是英文面試,他重復一個英文單詞數(shù)遍,惟恐對方聽不清楚,直至那位合伙人親自打斷并說明他已經(jīng)明白了張同學的意思,他才明白該適可而止。結果是兩家國際一流的會計公司都在最后面試時將他拒之門外。
李同學面試中信集團總部時,面試官問他對中信了解多少。他想了半分鐘然后說道:我接到面試時還沒來得及查看中信的資料,所以不太了解。面試官對他說:“我們招人自然希望他能了解中信。你還是回去在多了解了解吧。”
趙同學在面試人民銀行時,面試官問他為什么想來人行。趙同學心里想到:還不是因為你人行權利大。但是礙于不方便直白的說這樣的話,他一時沒了主意?赃昕赃曛,和人行說了再見。
點評:
從上面的小插曲中可以看出張同學精神緊張,缺乏自信,跌倒在自己最想去的公司前;趙同學和李同學對用人單位缺乏了解,回答不出常規(guī)問題。要想在面試中脫穎而出,給招聘人員留下深刻的印象,就要克服緊張,建立自信。要想自信,就必須知己知彼,對自己和用人單位都有客觀的認識。求職應聘,是一個了解自己、了解用人單位,向用人單位展示自己能力與素質的面對面的接觸。只有做好了充分的準備,才能用特色和真才實學為自己鋪就成功之路。
案例二:誠信建立和實話實說
劉同學在簡歷的著作欄里寫下了曾發(fā)表過一篇關于匯率穩(wěn)定的文章,以期在面試銀行時會有作用。結果在面試中國銀行時,當主考官問起她對匯率穩(wěn)定的觀點時,她結結巴巴,說不出個所以然。事實是身為會計專業(yè)的她對金融問題根本沒有什么研究,只是托金融的同學在所發(fā)表的文章后帶了自己的名字。因此,她也和中國銀行失之交臂。
王同學一心想進入國際性的咨詢公司,在遭到拒絕后,轉而將目標所定于國際會計師事務所。最后,只有安永給了她面試邀請。原本此機會已是彌足珍貴,但面試中,考官問到她還投遞了那些單位時,王同學將她投遞過的單位如數(shù)家珍般一股腦兒兜出,表現(xiàn)了極強的興趣。但她就是沒有表現(xiàn)出對安永的興趣。此情此景下,考官也只能寒心將她拒之門外。
張同學在面試畢馬威時,一心向主考官強調她特別想進入該公司。在解釋原因時,她指出畢馬威的良好背景有利于她以后再次跳槽。最后,畢馬威還是沒有給她這個可以再次跳槽的機會。事后,張同學懊惱地表示她當時頭腦發(fā)暈,但發(fā)暈的時候可以很多,面試時是決不可以的。
點評:
上面的三個小例子講得是在面試中既保持誠實的態(tài)度,又不可過于說大實話。劉同學以他人的文章充數(shù),面試中漏出破綻,失去誠信;王同學和張同學大講實話,令用人單位寒心,一拒了之。誠信是用人單位在招聘新人時重視的品質之一,誠信也是社會交往賴以維系和發(fā)展的基礎。古人云:“一語為重萬金輕”。在以人為本的時代背景下,人性化的選材用人,是用人單位的管理方式。在進行雙向選擇時,應當將自己真實的情況展現(xiàn)在用人單位面前,以自己的風采贏得用人單位的認同,進而與用人單位達成協(xié)議。求職者的費盡心機,總會有露餡的一天,到頭來將是對自己最大的打擊。然而,保持誠信和不講大實話是不矛盾的。如果王同學在真實說出自己還投了那些單位后,不是談自己對那些單位的興趣,而是表明在這些選擇之間她對安永情有獨鐘,并且能夠用足夠的理由說服對方認為她說的話是真實的,那么王同學今天很可能已經(jīng)是安永的一員了。上面的張同學如果在面試時能保持清醒,可能不會說出跳槽之類的話,面試的效果應該會更好些。
案例三:不斷總結,成功在望
梁同學在求職之初,屢試屢敗。一天下午,他走進就業(yè)指導中心尋求幫助。我讓他回憶前幾次面試中,他自我感覺有何失誤。想了一會后,他說在農(nóng)業(yè)銀行的面試中他過于緊張,說話沒有條理;在光大集團面試中他沒有說好為什么要加盟光大;在信息產(chǎn)業(yè)部的面試中,他沒有回答好業(yè)余愛好是什么(他回答的是喜歡和朋友們喝酒聊天)。在反思以前面試中的不當之處后,我讓他在準備下一個面試時,除了專業(yè)知識的準備,還要做到:事前自己以正常說話口吻簡短的兩分鐘自我介紹;對簡歷中的每一方面的內容,都要做到心中有數(shù);對所應聘的公司要做到大致了解,并且一定要想“我為什么要來,我來了能做什么”這樣的問題;面試時注意說話的語速和音調,以保證讓面試官聽清楚。一周后,他滿臉歡欣地再次走入就業(yè)指導中心,對我說他參加了人民保險公司的面試,在11位主考官面前,神態(tài)自若,回答流利,有理有據(jù),得到了面試官的一致好評。又一個星期后,我接到了他的電話,他被人保錄取了。
點評:
從這個例子可以看出每一次經(jīng)歷都是一次成長的好機會。經(jīng)歷了失敗能及時總結經(jīng)驗,在實力不斷增強的基礎上不斷增強自信心,才能不斷增加成功的砝碼,達到成功的彼岸。另外,作為畢業(yè)生,有一個其他求職者無法比擬的優(yōu)勢,那就是在你身邊有一群和你有一樣經(jīng)歷、一樣奮斗目標的同學,還有一直關注你成長的老師。他們足以成為你的援助組,足以在你困惑的時候指點迷津,在你斗志渙散時給予激勵,在你勝利時送來喝彩。所以,在你為面臨畢業(yè)、面臨找工作而苦惱時,最好的辦法是找人聊聊,及時疏導情緒,積累經(jīng)驗,以期以飽滿的精神狀態(tài)迎接下一次挑戰(zhàn)。
- 上一篇:名校大學畢業(yè)生求職碰壁做保安
- 下一篇:北榮,那些“失敗面試”教我的事
- 奧康舒適無定式,陳偉霆推薦的雙11好物清單來了
- 城市守護計劃:奧康,用溫暖點亮城市之光
- 奧康步步為盈,陳偉霆化身都市行者
- 奧康國際:堅守匠心追求“匠新” 3.0系列拿捏多種穿著場景
- CELINE 推出 Huntington 運動鞋
- 被N多明星種草的意爾康板鞋,看看你和誰撞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