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三成父親選擇創(chuàng)業(yè)以開源
上世紀70年代出生的張強今年初榮升為父親了,在驚喜和激動之余,一張張賬單也隨之而來:醫(yī)藥費、奶粉錢、日常用品的開銷等等,每月費用陡增數千元。他不但不敢隨意跳槽,處事也變得尤為謹慎。在6月18日父親節(jié)來臨之前,中國人才熱線()開展了一項針對身為父親的職場先生調查,調查對象主要集中在深圳。結果顯示,像張強一樣心態(tài)的職場先生比比皆是,謹慎成為職場處事的首要原則,而增加收入的首要方法不再是年少輕狂時的頻繁跳槽,而是干脆創(chuàng)業(yè)。
本次調查有6000多位職場先生參加,歷時半個月,調查對象主要集中在深圳,受訪者多半是70年代出生的人,33%的人收入在5000元左右,28%受訪者月薪是7000元左右;其中以計算機業(yè)和電器/電子/通訊設備從業(yè)者居多。
九成多父親有存錢意識
工資收入是升級為父親的職場先生經濟的主要來源,相對于沒有孩子的職場先生來說,他們的儲蓄習慣比較穩(wěn)定。不養(yǎng)孩子不知責任重,本次調查顯示,39%的受訪者表示有了孩子后“盡可能存多少算多少,沒有固定額度”,表示“每月存不到工資一半”的職場先生占30%,25%的受訪者存工資的一半以上,只有6%的受訪者是月光族,存不下錢。
孩子教育成第二經濟負擔
“住房、教育和醫(yī)療”成為現代職場人士的三座經濟大山,普遍意義上講,作為家庭經濟支柱的職場先生對這三座大山有著更深的體會。調查顯示,住房是目前職場中人排在首位的經濟壓力,賺錢速度永遠趕不上房價上漲的速度,這是職場先生的共同體會。
身為父親的職場先生在孩子教育費用上開銷僅次于房產,從小孩學齡前教育到九年義務教育,再到大學,掐指一算就是一筆龐大的開銷,如何應付呢?調查顯示,60%的父親每月存固定錢到小孩的教育賬戶上,并表示這是教育的本錢,不到萬不得已不會動;30%的父親除了存錢還為小孩買了教育/健康保險,儲蓄的同時還能得到一份保障;另有10%的父親同時還在做投資,每次固定拿出一部分投資收益作為孩子的儲蓄基金。
跳槽不再成為開源首選
身為父親的職場先生拖家?guī)Э,他們均表示,有了孩子,在職場就變得格外謹慎,不敢隨意處事,凡事都要三思而后行。
今年職場先生準備如何增加收入?調查顯示,跳槽沒有成為開源首選,32%的受訪者表示“打工到哪兒都是一樣,決定自己創(chuàng)業(yè)實現資本積累”;計劃“運用理財知識,做點投資”的受訪者占27%;也有22%的職場先生無奈地表示“不能開源,打算控制花銷”來實現收入的增加;另有16%的受訪者選擇跳槽實現收入增加;表示“每月都不夠花,以后再說”的受訪者占3%.
在現實面前,他們的理財觀念有什么變化?一半受訪者堅持“開源節(jié)流”,其中25%的受訪者“不僅在存,還在進行投資,讓錢生錢”,24%的受訪者“每月固定存一部分錢,以備不時之需”。比起年少輕狂時,身為父親的職場先生明顯變得“縮頭縮尾”。
- 上一篇:據調查:40%員工上班第1個小時收發(fā)郵件
- 下一篇:女白領的四大隱憂
![](http://m.wvsf.cn/upload/201403/25/12.jpg)
- 奧康舒適無定式,陳偉霆推薦的雙11好物清單來了
- 城市守護計劃:奧康,用溫暖點亮城市之光
- 奧康步步為盈,陳偉霆化身都市行者
- 奧康國際:堅守匠心追求“匠新” 3.0系列拿捏多種穿著場景
- CELINE 推出 Huntington 運動鞋
- 被N多明星種草的意爾康板鞋,看看你和誰撞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