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征臨時反傾銷稅 國內鞋企需將抗辯到底
中廣網福州4月30日消息(記者章恒 彭建軍 通訊員吳鵬)自2006年4月,歐盟正式對我國的部分皮鞋征收為期半年的分階段征收遞進式的臨時反傾銷稅,稅率從4.8%逐步過渡到19.4%。歐盟是福建省鞋的第二大出口市場,在歐盟反傾銷的影響下,福建省今年1季度對歐盟鞋出口增速低于整體水平。
據福州海關的統(tǒng)計數據表明,一季度福建省對歐盟出口鞋8557萬雙,價值2.16億美元,比去年同期(下同)分別增長7.76%和8.49%,較同期福建省鞋出口整體水平分別低3.6個和6.7個百分點。此次歐盟反傾銷涉及的皮鞋累計出口量達637.3萬雙,增長2.74%,價值0.36億美元,增長20.19%,涉案鞋出口占同期福建省對歐盟出口鞋總量、值的7.4%和16.7%。
福州海關有關人士指出,4月至10月為歐盟方面給予調查對象的半年磋商期,如果在這半年內中歐間關于鞋類貿易沒有達成新的共識,中國皮鞋將面臨著長達5年的反傾銷制裁期,這將給原本就利潤微薄的制鞋業(yè)造成沉重的打擊。因此,福州海關建議,國內鞋企應充分利用半年磋商期,對歐盟的反傾銷調查抗辯到底,爭取最有利的訴訟結果。一是要積極參加“無損害抗辯”。全國各地鞋企應聯(lián)合力量,積極投入到應對歐盟反傾銷的“無損害抗辯”中,證明中國鞋類產品和歐盟產品屬于不同消費層次的產品,并無直接競爭關系,中國鞋類出口沒有對歐盟產業(yè)造成實質損害;二是要加強行業(yè)自律。在被分階段征收遞進式臨時反傾銷稅的過程中,出口企業(yè)要注意規(guī)范自身的經營行為,避免在短時間內大量或是低價出口歐盟而給歐盟方面采取正式反傾銷措施授以權柄;三是要積極爭取同盟軍。反傾銷稅的征收也同樣波及到歐盟進口商、零售商和相關產業(yè)的利益,目前歐盟內部對皮鞋反傾銷案本身就有不同的聲音。中國鞋企要想方設法爭取到歐盟的進口商、零售商和消費者的支持,從而形成更大的聲音和力量;四是要尋找有效途徑降低反傾銷影響。反傾銷給我們的啟示是我國產品仍缺乏核心競爭力,企業(yè)應針對歐盟中高端市場的需要,調整產品方向,研發(fā)生產技術含量高的產品,提高產品附加值,增強非價格競爭能力。此外,在歐盟市場極可能受挫的同時,應積極開拓中東、俄羅斯、非洲、拉美等新市場,實現市場多元化。
- 奧康舒適無定式,陳偉霆推薦的雙11好物清單來了
- 城市守護計劃:奧康,用溫暖點亮城市之光
- 奧康步步為盈,陳偉霆化身都市行者
- 奧康國際:堅守匠心追求“匠新” 3.0系列拿捏多種穿著場景
- CELINE 推出 Huntington 運動鞋
- 被N多明星種草的意爾康板鞋,看看你和誰撞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