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世界導刊】人,到頭來卻只是“為他人做嫁衣”;好不容易才從對手那里挖來的“銷售高手”,干了幾天,連工資都不要就沒影兒了。
面對這樣的窘境,終端經營者忍不住抱怨:優(yōu)秀導購,怎么就那么難招啊?
導購員隊伍流動性大,始終困擾著終端經營者,F(xiàn)代管理學所講的“待遇留人、感情留人、培訓留人,文化留人”等四項內容對白領階層有效果,但對于穩(wěn)定導購員,效果并不明顯。作為導購員管理的源頭,導購招聘一定要顛覆固有思維,不能光喊口號、講理念,要實在對實在。
然而,由于很多終端經營者對導購招聘的認識存在偏差,導致其過程出現(xiàn)諸多問題,直接影響了招聘的最終效果。
現(xiàn)象一:缺乏重視,流于形式。有的企業(yè)只是發(fā)布幾條簡陋的招聘信息,而對于實際效果卻不聞不問;有的面試官面對應聘者,毫無新意地開始了“老三問”——“以前做過導購嗎?”、“在什么牌子做的?”、“為什么不做了?”等對方回答完畢,再觀察一下其長相,便以一句“你明天來試試試吧!”匆匆結束招聘。
面試過后,就涉及到留人的問題?墒,當新員工滿懷信心與激情地前來報到時,老員工的幾句話,就讓他們打起了“退堂鼓”——“我們都要走了,你還來干嗎?”、“這里的生意很差,關鍵是規(guī)矩特別多,而且加班常常不給加班費……”可想而知,聽了這番言論,新人哪里還敢繼續(xù)留下。
對策:把招聘當作營銷活動對待
松下幸之助曾說過:企業(yè)即人,成也在人,敗也在人。千里馬難尋,往往不在于千里馬的罕見,而在于你有沒有伯樂般的甄選方法與技巧。為了避免招聘過程流于形式,首先要建立起規(guī)范的招聘與選拔體系,為人才的選、聘、育、留建立科學的流程。
在招聘前,做好準備工作,優(yōu)化與美化招聘信息(重點突出薪酬、晉級機會、學習成長與工作氛圍等內容;也可使用公司統(tǒng)一的招聘詞),公布于店外最顯著的位置。
其次,在招聘過程中,負責人應對招聘人員進行職責劃分,并對導購員崗位進行設計和推銷。面試官要站在應聘者的角度,重點強調“你將要做些什么,能夠學到什么,今后能朝哪些方面發(fā)展……”,以提高應聘者對導購崗位的興趣,從而在同競爭對手爭奪“智力市場份額”時勝出。
面試時,不能只看簡歷和臨場表現(xiàn),而應注重從細微處考量應聘者合適與否,以免錯失“潛力股”。曾經有位大專會計專業(yè)畢業(yè)生去百事應聘,單從學歷而言,此人并不具備太強的競爭力,但他的學習經歷引起了考官的興趣——自考、英語學習、電腦培訓、注冊會計師考試……百事的考官們最終選擇了這位大專生,因為這種不斷學習,不斷自我提升的精神,恰恰符合了百事的人才標準。
另外,適當降低入圍標準,擴大候選人的范圍,也不失為一種好方法,因為好的員工可能潛藏在一些管理者并不看好的人群中。
同時,營造良好的環(huán)境及和諧的團隊氛圍,對增強新員工的信心和歸屬感有很大作用,有助于實現(xiàn)有效招聘,留住可用之人。
現(xiàn)象二:任人唯親,標準不一。有的企業(yè)大量通過人情關系引進新人,不分優(yōu)劣,全部留下;還有的企業(yè)把學歷、從業(yè)經歷甚至外貌等當做導購任用的硬性標準,恨不得招來的都是全才,今天來面試,明天就能獨當一面。可最終往往事與愿違,不僅管理難度大大增加,員工的忠誠度也難以保證。
達芙妮在經營連鎖專賣之初,制訂導購招聘條件的時候,曾將形象列在無比重要的位置。比如,要求身高165厘米以上、體型勻稱、皮膚好、音質好、相貌好、性格好……其部分專賣店導購甚至要以“空姐”的標準來挑選!當時,很多人戲言,這哪里是挑導購員,分明就是“選美”。千挑萬選之后,倒確實招到了一批“美女”,個個亭亭玉立地看著養(yǎng)眼,給店鋪增色不少?蓡栴}又來了。首先,辭職率奇高,美女們不堪專賣店工作的辛苦,來也匆匆,去也匆匆。其次,投訴率奇高。要求這些嬌滴滴的小姑娘賠著笑臉伺候人,做不到。另外,許多店鋪人員不團結。本來嘛,誰也不比誰矮一截,憑什么我要讓著你!
對策:合適即最優(yōu)
招聘的目的是尋找適合崗位要求,具備必要素質,能夠勝任工作安排的導購員。不能僅以學歷、外貌、從業(yè)經歷來判定一個人合適與否。事實上,學歷越高、經驗越豐富,并不意味著能力越強,更不表示完全適合。相反,那些非本行業(yè)、學歷一般的應聘者視角獨特,沒有思維定勢,操作能力更強,往往更容易調教。而一味堅持“唯美主義”,更是導購招聘中一大忌。
合適與否,才是導購招聘的關鍵。所謂合適,其主要的標準是服務能力和服務意愿。
導購員的服務能力包括:溝通能力、洞察力、應變能力等,這些都是勝任導購工作的必備素養(yǎng)。而隨著理念的轉變、用人標準的提升,應聘者的潛力、學習能力、承受挫折的能力等,也成為關乎企業(yè)招聘成功率的重要指標。
服務意愿,即應聘者對導購工作的興趣。這種興趣直接影響他們的服務態(tài)度和服務意識。事實上,服務意愿比服務技能重要得多,具備服務能力的人許多,而有服務意愿的人卻十分難得。
導購員收入較低,工作繁重,還要面對各種不期而遇的沖突和感情付出,所以許多人不愿意從事導購工作。在招聘時,應該盡量挑選那些服務意識較強的、樂于助人、細心、喜歡交際有耐性和應變能力強的人,而不應只追求優(yōu)秀。因為,經過一定的培訓,合適的導購員也可以成長為優(yōu)秀的導購員,而且忠誠度更高。
企業(yè)應根據(jù)自身特點及產品特點,制定好導購員的招聘流程和招聘的具體考核標準,并明確規(guī)定任何人都必須經過正規(guī)的招聘考核,考核合格后才能上崗。只有標準統(tǒng)一,嚴格把關,才能保證導購員隊伍的素質,以進行有效管理。
鏈接:“四法”識別優(yōu)秀導購
1、一分鐘介紹法
讓應聘人員用一分鐘時間介紹自己,要求語言簡潔、重點突出、口齒清晰。以此判斷應聘者的語言組織和表達能力,并通過觀察他(她)的眼神和表情,判斷其是否自信。因為,自信的態(tài)度和流利的語言表達能力,是一個優(yōu)秀導購員應具備的基本素質。
2、現(xiàn)場推銷秀
給應聘者某種道具(如一支鋼筆、一本書),要求其進行現(xiàn)場推銷。并適當?shù)亟o他(她)設置一些障礙,以此來檢驗其應變能力、洞察力和引導力。這也是判斷應聘者是否具有成為優(yōu)秀導購潛質的有效方法。
3、挖掘法
挖掘法是企業(yè)招聘人才的一種常用方法,其主要目標是自己的競爭對手。這種方法比較直接,而且省時省力,但需要注意的是,挖過來之后要進行思想感化,爭取把人留住,否則得不償失。
4、賣場實踐法
對初步面試表現(xiàn)尚可,且有意向的應聘者,可以安排他(她)進行實戰(zhàn)能力測試,并指定在崗導購對其進行能力評估。也可采用“假扮顧客測試法”對其實戰(zhàn)能力進行測評,即由銷售管理人員指定一個應聘者不熟悉的人員假扮顧客,進店購買產品,在服務過程中發(fā)現(xiàn)其不足和優(yōu)勢,從而決定是否正式聘任。(-最權威最專業(yè)的鞋業(yè)資訊中心,)